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综合艺术,它融合了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美术等多种元素,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完整的表演体系。中国古典戏曲与古希腊戏剧、印度梵剧并称“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”。虽然中国古典戏曲在宋元时期才正式形成,但它积蓄既久,源头亦多,具有旺盛的生命力。在长期的表演、传唱过程中,古典戏曲弘扬正气、褒奖忠义、鞭挞丑恶,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。古典戏曲蕴含的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。
首先,古典戏曲的曲词优美典雅,善于营造优美的意境。古典戏曲的曲词文字华美,整齐押韵,有浓厚的文学色彩。元代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《长亭送别》的曲词堪称经典。其【正宫·端正好】云: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。”这段曲词化用了范仲淹《苏幕遮·怀旧》中的词句,语言清丽,创造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。明代朱权评价王实甫的文辞“如花间美人,铺叙委婉,深得骚人之趣”,用“花间美人”四字准确概括了王实甫杂剧的语言风格。
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十出《惊梦》中的【皂罗袍】一曲文辞优美,婉转典雅,意味深长,其中蕴含的情思引起历代青年男女的共鸣,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。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!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;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——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!”杜丽娘在欣赏姹紫嫣红的美景时,让她心灵感到震撼的是残垣断壁的荒芜。这段唱词既是景语,又是情语,表现了杜丽娘对美好青春被禁锢的无奈。全曲情真意切,流淌着优雅的韵律之美,作为《牡丹亭》中最有名的一支曲子,历久传唱不衰。
其次,古典戏曲的舞台表演优美动人。王国维在《戏曲考原》中以“歌舞演故事”对戏曲的概念进行界定,可见歌舞是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,歌舞之美亦是戏曲之美的重要体现。戏曲以“唱”抒情,讲求表情达意的韵味,所谓“声以字为根,腔以情为本”。京剧唱腔中的西皮腔,曲调跌宕起伏,节奏多样;二黄腔曲调平和流畅,节奏比较稳定;秦腔则以激越、豪迈著称,使用不同风格的声腔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情境。
古典戏曲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。戏曲的程式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,蕴含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积淀。舞台上呈现的以桨代舟、以鞭代马及戏曲中的台步、云手、起霸、水袖等动作,以虚代实,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式。《天女散花》运用“绸子舞”的身段技巧和程式来展现天女的缥缈和婀娜。梅兰芳从国画《散花图》中得到灵感,经过反复研究和揣摩,感悟天女的姿态、气质和神韵,在舞台上再现了画中仙女的神态,将散花的动作表现得如云雾般变幻无穷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秦腔《天女散花》
在舞台美术方面,传统戏曲以“一桌二椅”为主要呈现形式,没有具象的舞美元素,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写意的舞台空间。这一点在当代新编戏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。比如,新编昆曲的代表作《白罗衫》,它的舞台和布景都相对简单,延续了传统戏曲的呈现形式,在典雅、写意美学的基础之上,努力适应现代的剧场环境和观众的审美变化。舞台背景的选择也以淡雅色调为主,体现了昆曲含蓄、典雅的审美意境。
昆曲《白罗衫》
最后,古典戏曲可教化、陶冶人的品性。古典戏曲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优美的唱词、精彩的表演是其显著的外在特征,赞美崇高的道德理想则是其内在的主题意蕴。作为“高台教化”的载体,戏曲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清代李调元将戏曲的功能与《诗经》相比:“今举贤奸忠佞、理乱兴亡,搬演于笙歌鼓吹之场,男男妇妇、善善恶恶,使人触目而惩戒生焉,岂不亦可兴、可观、可群、可怨乎?”(《雨村剧话》)戏曲能反映社会现实,表达民众心声,表现戏曲作者对社会的反思,通过寓教于乐、惩恶扬善,达到化民成俗的功用。
作为“代言体”的叙事艺术,戏曲通过演员扮演角色现场表演的形式,直观地把故事呈现在观众眼前。民间的戏曲演出,往往还会加入舞蹈、武术、杂技等。这不仅在视觉观感上吸引观众,而且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,进而影响其思想观念,起到宣传、引导或教化作用。如陈独秀所说:“戏曲者,普天下人类所最乐睹、最乐闻者也,易入人之脑蒂,易触人之感情。故不入戏园则已耳,苟其入之,则人之思想权未有不握于演戏曲者之手矣……戏园者,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;优伶者,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。”(《论戏曲》)
俗语云:“观剧如读书。”古典戏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,通过看戏,观众不仅能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,获得艺术的熏陶,还可提升道德修养。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既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风貌的艺术形式,又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化手段,探讨其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,对当代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。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