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秦腔漫谈 > 秦腔漫谈 > 正文
大秦腔两小时穿越千年
发布时间:2024-02-11

——“陈彦与戏迷谈秦腔、品乡音戏曲欣赏会”侧记


    9月14日下午,省政府综合楼四楼多功能厅座无虚席,陕西省直属机关工委主办的首届文化艺术节活动之一——“陈彦与戏迷谈秦腔、品乡音戏曲欣赏会”在此举行。为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到来,“展示机关文化成果   努力建设西部强省”——陕西省直属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从本月6日至26日在西安举行,此次文化艺术节共有10项活动,本次戏曲欣赏会是其中的一项。秦腔两千多年的发展史,我院院长陈彦通俗易懂的讲述,让现场的观众瞬间穿越千年。我院秦腔名角和省直机关的秦腔爱好者们同台献艺,将活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。

        院长陈彦与戏迷谈秦腔

    秦腔“形成于秦,精进于汉,昌明于唐,完整于元,成熟于明,广播于清”,这是我院院长陈彦与戏迷谈秦腔的开场白。陈院长不仅在戏曲创作领域造诣深厚,而且在戏曲理论研究方面也很有建树。这次与省直机关戏迷朋友们交流,他以讲故事的形式,深入浅出地梳理了秦腔发展历程,呈现出秦腔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形态。他认为,秦腔在唐代基本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形态,形成了“调入正宫,声协黄钟,大音大嗓,大气直露”的特点。陈院长还讲了秦腔发展史上,在秦腔创作、表演、传播方面四个有影响的人物的故事。明代有名的剧作家康海,曾创立秦腔最早的班社,还创作过《中山狼》等剧本,“康王腔”至今令人称赞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,能征善战,他也是秦腔的戏迷,陈院长说,他的起义军中设有“部队文工团”,唱的就是秦腔。秦腔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,清代的秦腔男旦魏长生,三次进京献演,让秦腔焕发新的光彩,轰动京城。与蒲松龄命运相似的陕西乡党李十三,创作的《火焰驹》等十大本戏,成为中国戏曲重要的文化遗产。

    陈彦现场还讲了易俗社的百年风雨历程和我院的光荣历史。在秦腔如何走下去的问题上,“坚守与创新”成为陈院长的一个关键词。他认为李正敏在秦腔改革方面步子迈得最大,在唱腔艺术和秦腔音乐的改革上,他是做过一番努力的。他博采众长,认真学习秦腔前辈艺术家的唱腔艺术,不论生、旦,只要有长处,他都细心地琢磨,推敲、探索,融化在自己的唱腔之中。陈院长说,秦腔的改革创新,应该做到既大胆又小心翼翼,是在坚守优秀传统基础上的创新。

          四朵“梅花”与粉丝同献艺

    陈彦与戏迷交流结束后,我院秦腔名角、“梅花奖”获得者李东桥、李梅、李小锋、李娟与省直机关部分秦腔戏迷同台送上秦腔经典选段,高亢激越之音回荡,现场气氛热烈。

    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获得者、秦腔四大名旦之一、青年表演艺术家李娟首先登台,现场演唱了《王宝钏》选段,并且特邀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田晓东现场伴奏。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获得者、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献唱秦腔选段《打柴劝弟》,节奏欢快,引来场内戏迷积极互动。中国戏剧梅花奖“二度梅”获得者、二度文华表演奖和二度上海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、秦腔四大名旦之首、著名表演艺术家、我院艺术总监李梅,献唱古代剧《断桥》和现代戏《迟开的玫瑰》选段,观众从古代穿越到现代。中国戏剧“梅花奖”、上海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、著名表演艺术家、我院艺术总监李东桥献唱《法门寺》《西京故事》选段等,观众沸腾,掌声雷动,把整场演出推向新的高潮。

    名角们的精彩表演彰显出我院雄厚的艺术实力,省直机关戏迷朋友们也不示弱,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,争奇斗艳,尽显风采。省政府参事室(文史馆)副主任高松岩的《袁派学唱》选段,农业厅考核办副主任李爱瑛的《祖籍陕西韩城县》选段,省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魏清利的《血泪仇》选段,省委党校第二培训部主任姜润丽的《断桥》选段,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王兆吉的《赵氏孤儿》选段,赢得观众连连喝彩。我院四朵“梅花”对他们的表演也做出了很高的评价。

 众戏迷两小时越千年

    下午三点至五点,两个小时的欣赏会,现场的戏迷朋友们既了解了秦腔的千年历史又过足了戏瘾。省直机关的李先生刚开始坐在后排,前排一有空座,他就挪到前面。他兴味盎然地说,这次活动收获很大,不仅知道了秦腔的发展史,而且还知道了李闯王原来也是忠实的戏迷,秦腔还是闯王部队重要的娱乐内容,获益匪浅,感谢陈院长给我们普及戏曲知识。

    活动结束之际,陈院长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,他说;“秦腔是陕西老百姓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,省直机关更多的人来参与这个活动,能够带动秦腔的快速发展,这恐怕是最重要的。”他希望这种活动今后能够多举办,我院积极参与,机关的其他领导和干部同志都能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,从而把秦腔艺术发扬光大,“我们现在讲文化振兴、文化自信,这是我们民族的文化,也是我们陕西的本土文化,我想,我们来发扬这样一种文化,对于陕西的文化强省建设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”

(转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)